单位介绍
基本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A 类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据 2024 年 1 月 ESI 公布的数据,学校19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6 个学科进入前 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9。

       学校是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34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568人,其中专任教师3755人。师资队伍中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588人次,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

       学校现有学生59267名,其中本科生24539名,研究生31194名,国际学生3534人,来自136个生源国;本科招生专业7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基地228个,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建校128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医学专家等,如蔡锷、张元济、蔡元培、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汪道涵、吴文俊、杨嘉墀、徐光宪、姚桐斌、陈能宽、江泽民、侯宗濂、黄旭华、顾诵芬、丁关根、吴自良、蒋新松、蒋正华、王希季、李金华、韩启德等。建校以来,有200余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学校培养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5 位“国家卓越工程师”。2015 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86人。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学校实行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知行兼修、师生共处、因材施教”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学生;随后开办钱学森班、侯宗濂医学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储能班;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来建设和管理各类试验班,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校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0项,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级社科重大科研项目5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31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定位,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平台、30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储能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西迁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构建“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建设格局和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激活基层“文化细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求实创新的学术文化、宽厚包容的人文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先生”系列话剧、金色梧桐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展示、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

       学校深入实施“星航计划”“攀登计划”,着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升级版、“枫桥经验”的大学版。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31个学生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 Robomaster)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米兰理工联合设计与创新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学校与境外大学合作共建2所孔子学院:英国利物浦大学孔子学院、日本山梨学院大学孔子学院。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国立大学共建“中国中心”,在中亚地区首创建立“语言+技术”创新合作模式,为中国-中亚高校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打造全新典范。通过举办海外友好高校校园日、海外名家大讲堂、“在交大·看世界”系列英语沙龙活动等,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首倡发起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经吸引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0余所大学加盟并开展多元合作。开放融合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为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学校现有兴庆、雁塔、曲江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4个校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各类建筑总面积约400万平方米。1995年5月4日,学校图书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同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写了馆名。学校图书馆现由兴庆校区钱学森图书馆,雁塔校区图书馆和创新港图书资料中心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2818.82平方米,阅览座位 3939席,设有满足多种需求的学习研讨空间。馆藏文献资源丰富,累计藏书 596万册 (件)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 143 个平台约 350个子库。拥有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 7.6万余种,国内外电子图书 234 万余种。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胸怀“国之大者”,弘扬西迁精神,勇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校   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校   风: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办学定位: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                                   

       西迁精神:

       核心:爱国主义

       精髓: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学科特色
师资力量
人才政策

【长期有效】管理学院教师招聘公告

作者: 编辑:吕新月 发布时间:2024-03-01

管理学院教师招聘公告

一、 领军学者

1. 申请条件

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育人成效显著、学术成就卓越,具有带领学科(方向)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能够作为国内外相关领域领先水平标志的学者和立德树人的楷模。

2. 相关待遇

(1) 事业编制,教授学术头衔、博士生导师,专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2) 薪酬:一人一议;

(3) 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生活补助及安家费(含国家地方支持);

(4) 根据需要提供科研配套经费

(5) 按照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享受购房待遇;

(6) 办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可实现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服务、旅游服务等11项人才便利服务;

(7) 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二、 海外优青

1. 申请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5)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6)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7) 申请系统开放时间:2024年2月1日-2024年4月15日,系统官方网址为:https://grants.nsfc.gov.cn/

2. 相关待遇

(1) 事业编制,教授学术头衔、博士生导师,专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2) 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含国家配套),特别需求者可面议;

(3) 薪酬:基础年薪80万元+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约12万元/年+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合同任务超额奖励+学院其他绩效奖励;

(4) 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生活补助及安家费150~200万元(含国家地方支持);

(5) 提供周转住房或购买学校人才房;

(6) 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7) 办理陕西省三秦优才卡,可实现户籍办理、配偶就业、医疗保健、交通服务、旅游服务等11项人才便利服务;

(8) 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三、 青年拔尖人才

1. 申请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具有博士学位,身心健康;

(3) 教授(A类)岗位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副教授(B类)岗位者一般不超过40周岁;

(4) 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获得学术界同行认可。A类应聘者应在相关领域取得突出业绩,学术水平居同龄人中拔尖水平,具有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科领军人潜质。B类应聘者应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学术水平居同龄人前列,具有良好学术潜质;

(5) 特别说明的是:被同行认可、有突出业绩且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者,优先入选本计划“教授”岗位;被同行认可、业绩较好且通过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通讯评审者,可免函评、进入学校会议评审。

2. 相关待遇

(1) 事业编制,教授(A类)/副教授(B类)学术头衔、博士生导师;专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2) 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以上;

(3) 薪酬:基础年薪80万元(A类)/60万元(B类)+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约12万元/年+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合同任务超额奖励+学院其他绩效奖励;

(4) 办公、实验场地,生活补助及安家费50万元(A类)/30万元(B类);

(5) 提供周转住房或购买学校人才房;

(6) 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7) 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四、 青年优秀人才

1. 申请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具有博士学位,身心健康;

(3) 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

(4) 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学术水平居于同龄人前列,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研究方向符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求。

2. 相关待遇

(1) 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学术头衔、可申请硕士生导师;

(2) 薪酬:基础年薪40万+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约8万元/年+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合同任务超额奖励+学院其他绩效奖励;

(3) 可申请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4) 租住学校公寓或享受租房补贴1500元/月;

(5) 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五、 学校及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一所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学校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5 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管理学院始建于1928年,1984年12月恢复重建,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学院正式获得AACSB国际认证,2016年、2021年通过AACSB维持认证。2016年,学院正式获得世界权威机构QS Stars 世界一流五星级商学院认证,成为中国商学院中首家获得此认证的学院。2022年,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继2017年后再次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院下设工业工程与运营管理系、管理科学系、信息系统与智能商务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创新创业与战略系、会计与财务系7个系,拥有教育部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成立)2个国家级智库中心。


招聘学科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大数据与管理创新

机器学习与智能决策

数字经济与网络安全

数据智能与管理创新

智能优化与管理决策

工程管理与重大决策

系统预测与智能优化

智能调度与应急管理

智能制造与服务管理

智能制造与战略管理

服务制造与运营管理

高端制造与质量管理

智慧医疗与健康管理

智慧医院与健康服务

智慧诊疗与慢病管理

智慧养老与主动健康

工商管理

本土领导与组织管理

本土领导与和谐管理

组织行为与关系治理

数智变革与战略创新

数字转型与创新创业

数字创新与生态系统

科技创新与技术创业

国企改革与法治创新

智慧营销与消费行为

数智渠道与营销策略

数智产品与价值共创

责任营销与消费行为

智能财会与审计管理

盈余管理与会计制度

信息披露与审计质量

资本市场与财务决策


六、 申请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发至学院人事办公室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申请岗位+姓名”。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指导协助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含教育、工作经历、联系方式)和主要学术成果信息(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29-82665092

联系邮箱:hrsom@xjtu.edu.cn

学院官网:http://som.xjtu.edu.cn/


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应聘者可随时申请。了解更多详情,请登录学院网站http://som.xjtu.edu.cn/,或关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微信公众号。

【长期有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项目博士后招聘公告

作者: 编辑:吕新月 发布时间:2024-09-06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管理学院之一。培养了中国国内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是国家第一批工商管理硕士(MBA)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土(EMBA) 试点学院之一。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依据学院学科布局,管理学院拟为各科研团队招聘项目博士后,建设一只富有创新活力的博士后队伍。招聘相关事项如下:


一、招聘条件:

1. 政治方向正确,师德师风良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国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2. 身心健康,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

3. 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明显业绩,具有良好的学术发展潜力。


二、招聘团队及名额:


三、申请方式

即日起请应聘者发送个人简历、博士学历学位证、代表性学术成果发送至下述邮箱,邮件标题以“应聘XXX团队项目博士后-XX(姓名)-意向研究内容”格式命名。本公告长期有效,招满即止。


王老师,邮箱:hrsom@xjtu.edu.cn,电话:029-82665092。

【长期有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诚邀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加盟

作者: 编辑:吕新月 发布时间:2024-09-05

一、招聘条件

诚挚邀请具有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背景,在宏观战略管理、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能源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具有标志性学术成果,学术水平居同龄人中拔尖水平,具有成为学术带头人或学科领军人的潜质,且有志于将自身学科与管理学科结合进行学术创新探索,并取得突破成绩的业内学者加入!


二、相关待遇

1)事业编制,教授学术头衔;配套硕博研究生招生指标;

2)薪酬:基础年薪60万起(入选学校青拔及以上者80万元起)+社保和住房公积金+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合同任务超额奖励+学院其他绩效奖励

3)如入选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则可申请科研启动经费50万元以上;生活补助及安家费50万元;

4)提供周转住房或购买学校人才房;

5)充足办公、实验场地,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部级项目;

6)提供本地区最优质基础教育资源,享受国内一流医院高水平医疗服务。


三、申请方式

有意向者请发送个人简历至学院人事办公室邮箱,邮件标题以“应聘交叉学科教授-XX(姓名)”格式命名。本公告长期有效,诚邀您的加入!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86-29-82665092

联系邮箱:hrsom@xjtu.edu.cn

学院官网:http://som.xjtu.edu.cn/


四、学校及学院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一所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A类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11月,学校19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1%个学科进入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

管理学院始建于1928年,198412月恢复重建,是我国最早的管理学院之一。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学院正式获得AACSB国际认证,2016年、2021年通过AACSB维持认证。2016年,学院正式获得世界权威机构QS Stars 世界一流五星级商学院认证,成为中国商学院中首家获得此认证的学院。2022年,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继2017年后再次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学院下设工业工程与运营管理系、管理科学系、信息系统与智能商务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创新创业与战略系、会计与财务系7个系,拥有教育部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国改革试点探索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成立)2个国家级智库中心。


【长期有效】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实验信息中心实验研究人员招聘公告

作者: 编辑:吕新月 发布时间:2024-04-19

根据学院发展需求,现公开招聘实验研究人员2名,以学校项目博士后身份聘用。具体招聘事宜如下:

一、岗位职责

主要承担实验教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申报、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申报、论文撰写发表、实验平台建设等工作。

1.实验研究:开发1项实验教学项目、开展实验指导(年均30学时以上)、主持1项校级以上教改项目或参与1项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或本人参加教学竞赛获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2.产学研合作:联合企业举办1项有影响力的活动(学科竞赛或暑期训练营)、参与建设一个校企联合实验室,扩大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影响力。

3.科研项目申报:新增主持科研项目(国家级1项或省部级2项)或主持科研经费到款20万元,承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4.专利申报:申报并获批国家专利1项。

5.软件著作权申报:申报并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

6.论文撰写发表:聘期内以第一作者撰写并发表实验教学教改类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发表C类及以上期刊论文1篇和实验教学教改类论文1篇。

7.实验研究教学案例: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或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典型)案例。

8.参与实验平台建设、两个国家级教学中心和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工作。

9.参与申报学校实验室建设项目。

10.完成实验与信息中心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招聘条件

1. 热爱实验室工作岗位,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 具有管理类、财务会计类、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类、机械工程类、数学类、经济与金融类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历学位;

3. 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需具备大学英语六级(或雅思、托福同水平)证书;

4. 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各类办公软件和计算机操作;

5. 熟悉研究型实验教学方法,熟悉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研究工具及方法,有实验教学/实验研究经历者优先;

6. 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三、薪酬待遇

1. 按照学校项目博士后统一管理,基础薪酬16万元/年,缴纳五险一金,另有学院超额任务奖励;

2. 可申请学校“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3. 享受学校子女就学政策。

四、报名方式

有意向者请将简历发至学院人事办公室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申请实验研究岗+姓名”。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含教育、工作经历、联系方式)和主要学术成果信息(论文、项目、专利和获奖情况等)


联系人:王老师

电话:029-82665092

邮箱:hrsom@xjtu.edu.cn






招聘职位
    暂时没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