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介绍
基本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年来,通过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双一流专项”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浦东、崇明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4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黄旭华、顾诵芬、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5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

学校共有34个学院/直属系,13家附属医院,13个直属研究平台,23个直属单位,5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18,004人,全日制研究生28,439人,学位留学生1,858人;有专任教师3,88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5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8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718人次,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3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0个。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共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

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平台,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基础研究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1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程院、文旅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共建一批高水平智库研究平台。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余年来,获得国家科技奖99项,上海市奖593项。2019年,谭家华教授团队牵头、六家单位“二十年磨一剑”共同研制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获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7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19项成果获评教育部“三大奖”,总数位列全国第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连续13年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8项,其中1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二;以第一完成单位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高校第三;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1项,蝉联上海市首位;2022年发表卓越科技论文8112篇,2023年发表NSC论文51篇,其中引领发文28篇,以交大为第一单位(一作且通讯)发文8篇,创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智库资政启民,影响力日益显现;立足上海,辐射全国,李政道研究所、张江科学园建设稳步推进,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添砖加瓦。

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学科特色
师资力量
人才政策

海外优青 | 欢迎依托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申报发布时间:2025-01-23 发布者:人力资源办公室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5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现诚邀海外英才依托我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我们将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和优越的科研条件,真诚欢迎您的加入! 

一、关于我们

        上海交通大学经管学科始建于1918年,在唐文治校长倡议下设立的"铁路管理科",是百年安泰建设的起点。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上海交大文科重点学院和改革先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百余年间,学院人才辈出、群贤汇聚,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会计专家俞希稷、外交专家夏晋解等纷纷在此执教,培养出了诸如中宣部原部长丁关根、中国致公党中央原主席董寅初、艺术家卢燕、管理教育专家张震、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和凌文、体育巨星姚明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经过百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稳居中国顶尖商学院行列,是国内首家同时获得AMBA、EQUIS、AACSB三大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院,拥有全国顶尖的生源和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并在上海、深圳、新加坡构建了国际化办学格局。学院在国内外各项排名中表现优异:在教育部最新一级学科评估中,学院成绩优异,“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均获A+,“应用经济学”获评A。“工商管理硕士”在教育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评估中获得A+。三个一级学科在2021-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中国学科评级中连续获评A+;四大核心教学项目在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全球排名中长期领先中国本土商学院,2017-2018年,学院蝉联FT亚太商学院排行榜榜首。

        如今,迈入第二个百年征程的交大安泰,正以“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战略为指导,以行业研究和科技金融为驱动,为建设一个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世界级商学院开启登峰之路,诚邀天下英才共攀高峰。

二、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注:本年度正式申报指南尚未正式发布,相关内容参考去年通知,2025年申报条件及要求以发布的正式项目指南为准

 

申请人条件(按照2024年指南推测):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学科领域主要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应用经济学;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申报说明:

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我院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

福利待遇:

对于该项目入选者,学院将提供全方位的福利保障:

1、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2、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3、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和团队建设支持;

4、享受交大人才待遇

 

联系方式: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办公室

https://www.acem.sjtu.edu.cn/

请有意向依托我院申请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以下邮箱,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教育和工作经历、学术成就(论文、项目、奖励情况等)。

联系人:朱老师,吴老师

电话:+86-21- 52306045 / 52301269

邮箱:acemhr@sjtu.edu.cn

 

相关链接: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诚聘天下英才

https://www.acem.sjtu.edu.cn/acem/hr/55049.html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岗位和博士后岗位公开招聘发布时间:2022-05-14 发布者:人力资源办公室

上海交通大学经管学科始建于1918年,在唐文治校长倡议下设立的"铁路管理科",是百年安泰建设的起点。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上海交大文科重点学院和改革先锋,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实践者。百余年间,学院人才辈出、群贤汇聚,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会计专家俞希稷、外交专家夏晋解等纷纷在此执教,培养出了诸如中宣部原部长丁关根、中国致公党中央原主席董寅初、艺术家卢燕、管理教育专家张震、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庆瑞和凌文、体育巨星姚明等一大批杰出人才。经过百年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稳居中国顶尖商学院行列,是国内首家同时获得AMBAEQUISAACSB三大国际权威认证的商学院。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分获A+A工商管理硕士在教育部首次全国专业学位评估中获得A+。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连续在20172018年登上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亚太商学院排行榜榜首,四大核心教学项目的国际排名a均领衔中国商学院。其中,管理学硕士项目位列2021FT全球排名第36,连续十三年跻身全球50强;MBA项目位列2021FT全球排名第53,在中国大陆本土商学院中唯一连续八年进入全球百强;EMBA项目高居2021FT全球排行第10;高管教育项目位列2020FT全球综合排名第28,中国第2。学院拥有全国顶尖的生源和一流的教学科研团队,迈入新百年征程的交大安泰,以纵横交错、知行合一战略为指导,正在为建设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世界级商学院开启登峰之路,诚邀天下英才共攀高峰。

 

招聘详情

一、招聘岗位

ü  专职科研岗位-助理研究员(劳动聘用)

ü  博士后岗位

 

二、招聘领域

会计系,经济系,金融系,信息、技术与创新系,管理科学系,营销系,组织管理系,数据与商务智能系(筹)

 

三、应聘条件

专职科研-助理研究员岗位:

1. 具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 研究方向与拟建设学科专业对口,符合学科重点建设方向;

3. 具有出众的科研能力,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并达到学院助理研究员招聘岗位成果要求。


博士后岗位:

1. 具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2. 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本领域以主要作者身份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并达到学院博士后招聘岗位成果要求;

4. 能保证全职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有可行的在站期间研究计划;

 

四、福利待遇

1. 同学术经验和成就匹配的富有竞争力的薪酬;

2. 根据学科方向和工作需要,提供优越的科研条件;

3. 提供人才公寓;

4. 岗位相关的其他福利待遇。

 

五、应聘方式


ü  助理研究员岗位应聘材料:应聘信、简历、研究计划、推荐信三封(由推荐人发送至 recruiting@acem.sjtu.edu.cn)等。

专职科研助理研究员岗位常年招聘,并将根据本年度实际需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招聘面试。

 

ü  博士后应聘材料:应聘信、简历(含三位推荐人联系方式)、研究计划。

博士后岗位每季度招聘一次,预计每年3月、6月、9月、12月前后发布详细招聘广告并组织面试,具体时间根据本年度实际招聘情况做调整。


专职科研助理研究员岗位和博士后岗位每年度具体招聘需求可通过学院招聘官网或学校招聘官网进行查询。

我院诚邀有意向的人才积极申请,请将完整应聘材料打包作为邮件附件并以 "助理研究员+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 “博士后+招聘教师姓名+申请人姓名” 为邮件标题发送至申请材料投递邮箱:recruiting@acem.sjtu.edu.cn

 

六、联系信息Contact Information

■ 材料投递邮箱emailrecruiting@acem.sjtu.edu.cn

■ 学院招聘官网websitehttps://www.acem.sjtu.edu.cn/hr/index.html

■ 学校招聘官网websitehttps://join.sjtu.edu.cn/

■ 招聘电话Tel86-21-52306045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诚邀海内外学者加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国际化金融学院。自2009年4月19日成立至今,高金始终秉承“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开放研究平台、形成顶级政策智库”的发展使命。
目前,高金已成功汇聚起一支“国际一流、亚洲和国内领先”的师资队伍,覆盖金融、经济、会计、管理等不同学科。教师均拥有丰富的国际研究、教学和实践经历,是推动高金建设世界一流金融学院的核心力量。
为持续促进学科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面向全球招聘全职教师,诚挚欢迎海内外学者加盟高金,共同为中国金融研究及中国金融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SAIF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Faculty Positions at All Ranks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SAIF) was established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 April 2009 by the Shanghai Municipal Government.
SAIF's mission is to become a world class institution of research and advanced learning in finance and management. SAIF is committed to developing top talent and cutting-edge knowledge, with a focus on Chinese markets and their global connections. Our world-renowned faculty is drawn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from around the world. Our faculty have in-depth research expertise and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have engaged in impactful activities in academic, policy, and applied research.


-招聘岗位-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公开招聘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轨、教学轨和实践轨教职,层级不限。

POSITIONS
SAIF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enure track and non-tenure track faculty positions at all ranks, in Finance, Economics, Accounting,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应聘条件-
1. 热爱教育事业,恪守学术规范;
2. 具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
3. 科研能力突出,或教学效果优异,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QUALIFICATIONS
Applicants should hold a PhD degree in the above-mentioned disciplines, and have a strong commitment to high quality research and/or teaching. Different tracks have varied emphasis on specialized qualifications and expectations.


-薪酬待遇-
提供在国内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一流的科研、教学服务及行政支持。

SALARY AND BENEFITS
SAIF offers competitive compensation, commercial medical insurance, benefits package, performance-based bonus, and outstanding support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申请方式-
请将求职信、个人简历、教学证明、代表性成果(期刊论文、工作论文等)及其它相关材料,发送至: faculty.recruiting@saif.sjtu.edu.cn

应届博士毕业生应聘,相关信息请访问:
https://www.saif.sjtu.edu.cn/faculty-research/faculty-openings

APPLICATION
Each applicant should prepare a package with the following items:
1. A cover letter;
2. Curriculum vitae;
3. Evidenc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4. Samples of research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s, working papers, or other works).
The application package should be sent electronically to faculty.recruiting@saif.sjtu.edu.cn

For the applicants who expect a PhD degree in 2025, please visit https://www.saif.sjtu.edu.cn/faculty-research/faculty-openings for more information.


-联系方式-
教授事务部
邮箱:faculty.recruiting@saif.sjtu.edu.cn

CONTACT
Faculty Affairs Office
Email:faculty.recruiting@saif.sjtu.edu.cn


教授招聘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Location
211 West Huaihai Road, Shanghai, China


Open Date
Sept 11, 2024


Deadline
Nov 29, 2024 at 11:59 PM Eastern Time


Description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SAIF)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enure-track faculty appointments in Finance, at the Assistant Professor level starting on July 1, 2025. All areas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will be considered.


Qualifications
Applicants must have, or be near completion of, a PhD in Finance or a related field by the start of employment. Candidates should have a demonstrated ability and commitment to produce scholarly work at the highest level. We also expect candidates to be effective teachers at the graduate level. Compensation and support for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competitive.


Application Instructions
App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hrough Interfolio (http://apply.interfolio.com/154143) and should include a cover letter, an updated curriculum vitae, samples of research (e.g., a job market paper and other relevant works), thre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nd copies of recent teaching evaluations (if any). We will be conducting first stage interviews around the American Finance Association (2025) meeting.

Online applications should be received no later than November 29, 2024.

Questions should be addressed to recruiting.saif@saif.sjtu.edu.cn.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hanghai Advanced Institute of Finance, please visit us at https://en.saif.sjtu.edu.cn/







招聘职位
    暂时没有数据